在公家机关服务的人员,支领国家老百姓的俸禄,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,应该要有一些基本的观念,才能把一个公务员的职责做好。身为公务员应有的基本观念有四点: 一、要有因果的观念:在公家机关服务,里面有......
我们常以为老年人比较容易生病,青年比较少生病。其实老年人生病是由于身体衰老了,是一种自然的病象。可是年轻人的病却不是身体上的,而是行为上的、语言上的、性格上的、心理上的病。 青年之病有哪里些呢......
一个人的一生,其幸福决定于自己的行为,至于未来生活好或不好,不是另外有神明来惩罚我们或赏赐我们,这全是我们自己所招感的。所谓身、口、意的业力,发之于行为,就会成为果报。那么,如何铺好行为平坦的道路......
一个宗教信徒,除有正当的信仰生活,也必须要有正当的经济生活。所谓正当的经济生活,就是在金钱上如何以宗教的方法来处理。假如说你有十分的钱,怎么样的用法较适宜呢?在佛教的《阿含经》里有一首四句偈,就明......
人们称他是中国最后一个儒家。然而让他自己说,这些都不足挂齿,他承认自己是一个“不穿袈裟的和尚”。94岁高龄时,他仍坦承自己是一名佛教徒,因而被时人称作“藏身人海最后露一鳞”。他就是梁漱溟。
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,偶尔有休息的时间,有旅行的时间,对我们生命的再出发、再精进是颇有用处的。我们出外旅行、参访,有何利益呢? 一、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:俗说话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出外旅行,不......
所谓健康,一般人只想到身体的健康。虽然没有头痛,肠胃也没毛病,但这还不算健康。如何求得健康与长寿,各有四个要诀。在健康上要注意: 一、身体上的健康:要注意观察生理的健康与变化,这是生活、工作乃......
现代社会科学里,企业管理是很热门的,大家都希望学习企业管理,在这个管理学内,有一门非常难做的学问,就是人事管理。而在佛教里,从过去马祖创丛林,百丈立清规以来,佛教就非常重视人事管理。佛教如何从事人......
社会上有些热门的学问,大家都想要学习,像社交礼仪的常识,我们要知道;国际间的礼仪、礼貌,我们也要学习。今天以佛教的入众五法来解说,就是我们到大众里,到社会上的五个法门,也就是社交礼仪、国际礼法的五......
人不可以离开大众而独自生存,人是社会性群居的动物,需要和大众共同一起营求生活,所以如何处众是一门很大的学问,我提供四点意见: 一、不要情绪冲动:在大众里面,最怕的就是自己的情绪冲动,动不动就喜......
我们中国社会里,有一句俗谚说:“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。”就是宁可做头首,也不要做尾巴。要做头首,就要讲究领导。我们要如何领导别人呢?有四点,希望有心人参考: 一、不要轻视别人:你要领导别人,对别......
在《阿含经》里,佛陀曾经告诉我们治国的方法和领导团体的方法,共有七点: 一、常开会议:领导国家、领导团体的第一要件是民主,要听取结合大家的意见,要常开会议,沟通想法。 二、上下融和:上下如......
人们常常把不顺归咎于命运,是不是真有“命运”这回事呢?如果有,我们能不能改变既定的命运呢?
我们常常希望比人好,比人高,自己的地位能居人之前,在人之上。但是我们要怎样才能站在人前,在人之上呢?所谓居上位者,必须要具有居上位的条件: 一、要有包容的心胸:世间上,你要拥有多大的事业,须视......
世间上,最苦的莫过于常有许多仇敌故意找麻烦,以致活得很不自在。如何消除怨家仇敌的陷害呢?下列四个方法提供参考: 一、以无谄心亲近善友:为人,其心应该正直,亲近心正意直的朋友,所谓“友直友谅友多......
一个人总希望不断的受重视,不断的往上升迁,而不断的向上升迁,则必须具有优秀的条件,其条件有四点: 一、集众多的福德因缘:我们要往上升迁,不是无缘无故唾手可得的,必须自己先要有优越的条件,最重要......
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业能成功,事业能成功,做人能成功,什么都要成功。但是想成功,先要建立一个好的观念,没有好的思想、观念,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。成功的观念有四点: 一、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:无论是......
进步是人人所希望的,包括事业上的进步、学业上的进步、道德上的进步、人格上的进步。人总想自己能步步高陞,可是进步必须有进步的条件,什么是进步的条件呢? 一、要自省自责:进步不能靠别人来给与,我们......
现今社会普遍存在着劳资问题,在佛教经典《善生经》中,早有佛陀倡导资方如何对待员工的方法,其中有五点特别提出来给现代人做参考: 一、每呼使役,莫令过分:我们对待员工不可以让他过分辛苦,过分劳累。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