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题: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气氛当中,您也会看到每天有很多人烧香,拜佛,求求拜拜,供上几个水果,然后向菩萨提出一大堆要求,您怎么理解这个问题。 济群法师:对这些现象,我们首先要理解,而不是带着嘲......
学习佛法,首先应该知道佛法能解决什么问题。如果对此没有明确的认识,一定尚未树立正信。因为不明了佛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,也就不知道学佛究竟是为了什么。 从《金刚经》来看,佛法就是解决“心”的问题。......
人和人之间该怎样相处?如何才能和众生广结善缘?济群法师是这样说的: 如果我们以欢喜心接纳一切人,以柔和心理解一切人,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人,以恭敬心尊重一切人,以感恩心报答一切人,就能与众生结下善......
社会上的人普遍认为出家人是禁欲主义者。所以,年轻人听到学佛不免有几分畏惧:学佛后能否结婚?能否继续常人的生活?似乎学佛后就要到深山里与世隔绝,世上的一切都不能拥有,不能享受,很多人因此对学佛望而生畏。......
问: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非常大。我看到的一些现象却比较肤浅。我想问的是,烧香拜佛戴佛珠能改命吗? 济群法师答:对佛教的认识停留在烧香拜佛这样的基础上,从信仰的层面来说是肤浅的,有一定的误解。 ......
——济群法师在堪培拉护国报恩寺开讲“菩提心的修行” 【缘起】澳洲是济群法师早年弘法的主要站点之一,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,曾十数次应邀前往,在寺院、信众团体和高校举办讲座,广利人天。《生命的痛苦及......
在传统的儒家哲学中,往往将义和利对立起来,因此很少谈及利益。至少在表面上,大多数人都耻于言利,似乎金钱就是庸俗的代名词。应当看到,尽管君子固穷的清贫思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,但落实到生活中,还是不......
问:佛法除了可以调剂心灵,是否也能对事业有所帮助? 答:这个佛法它有很多不同。比如像这个小乘的佛教,它会比较偏向于自己解决自己的修行问题,不太重视去做世间上的太多的事。但是如果说大乘佛教呢,它......
如何看待成功,如何追求成功,这是社会发展得一个风向标。对“成功”的定义,其实代表着价值观的问题。我们觉得什么对人生有价值,那么得到它就意味着成功,反之亦然。 在物质文明空前强盛的今天,当人们说......
问: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是何义?那样成佛太容易了吧? 济群法师答:佛经中,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,有位神通广大的黑齿梵志,可以上天入地,预知未来。他算出自己只有几天寿命,很是苦恼,因为神通也不能......
问:既然一切本来空,学佛又有什么意义? 济群法师答:其实佛教讲空,并不是说什么都没有,它只是告诉我们这个现象是一种假相。世界的一切都是条件、关系的一种现象、一种假相。要我们对这些现象不要太执着......
习惯从哪里来?无非就是某件事我们做多了,想多了,以致成为自然。比如,我们习惯于...
问:对在家居士来说,需要受持哪些戒律? 济群法师答:作为居士来说,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。此外还有八戒,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戒律。关于五戒、八戒的内容,圣严法师在《戒律学纲要》的“五戒十善”和......
问:怎么做,才能真正孝养父母? 答:孝养父母,首先要了解父母自身需要的是什么?这是作为子女应当观察的,而非根据自已的想法作出决定。了解之后,应尽量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,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。当然,......
问:在传统的儒家哲学中,往往将义和利对立起来,很少谈及利益。至少表面上,似乎金钱就是庸俗的代名词。这种思想显然不符合进步的社会观,请问从佛法角度如何看待金钱?也认为“金钱是万恶之源”吗? 济群......
问:学佛是否一定要素食呢?吃素后,蛋类能不能吃? 济群法师答:从目前教界来看,汉传佛教吃素,藏传佛教吃肉,南传佛教则是有肉吃肉,有素吃素。其中,有客观上的原因。南传佛教是乞食,施主给什么就吃什......
问:何为“心即是佛”?既然如此,为何还要学佛? 答:虽然“心即是佛”,但我们目前的生命现状是不是佛?佛陀已彻底断除一切无明烦恼,我们断除了吗?佛陀已通达宇宙人生一切真理,我们通达了吗?“心即是......
问:我们知道现在不少企业家也是在家修行的居士,那么佛弟子该如何追求财富呢? 答:首先要明了因果。佛法告诉我们:如是因感如是果。世间的一切都不是偶然的。认识到这一点,就知道赚钱同样有它的因缘因果......
问:如何面对欺骗行为?是否无条件地接受? 答:关键看这种欺骗是什么性质的。如果行骗者确有很多迫不得已的苦衷,我们可以本着慈悲心接受。但有时候,这种接受可能使对方更加放纵,对他有害无益,这就必须......